李少昆和他的“玉米江湖”_产品中心_米乐6m下载|首页

|
客户服务热线: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李少昆和他的“玉米江湖”

时间:2024-02-01 05:22:52 作者: 米乐6m
【字号:

  ,堪称“世界第一大作物”!其籽粒营养丰富、综合利用率高,被称作“饲料之王”,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全球产业链

  链参与度极高。玉米不仅在养殖、化工、发酵、食品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目前医疗、健康等高的附加价值产业也有了玉米的身影。

  本期《石时之约》,刘石老师将对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生理创新团队资深首席专家李少昆先生,一起去听听他对于玉米栽培的创新理念和相关实践!

  对于很多人来说,“作物栽培生理”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汇,“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更是让人听得云里雾里。李少昆解释道,作物的生产是通过种植栽培来完成的,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它和光、热、水、肥等外因,以及栽培耕作的各种技术措施之间有定量关系。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存在的意义,便是基于这个研究来进行调控,使得作物的生长能达到最初制定的生产目标,做到更高产、更优质、更高效、更安全。

  事实上,作物与环境和栽培措施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而在众多粮食作物中,李少昆最为关注的还是玉米。还在硕士研究生求学阶段,李少昆便跟着导师一起种植和研究玉米。此后的三十余年时间里,他通过作物与光、热、水、肥等外因之间关系的研究,因地制宜,探索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方法,连续7次创全国玉米高产纪录,最高单产达到1663.25kg/亩。团队所形成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与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谈到这个光辉夺目的成就,李少昆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随后跟主持人讲述自己从新疆兵团一路走进中国农科院,最后成为了首席科学家的曲折经历。

  对于很多人来说,“新疆兵团”都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存在,对此,李少昆作出了解释。新疆兵团是一种相对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和现在传统的中国小农生产方式非常不一样。兵团的整个生产水平,以及机械化的程度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很高的。农垦系统的存在还有另一层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为地方做现代农业的示范。这些年来,李少昆也一直把新疆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

  随后,两人聊到了农业的机械化问题。众所周知,如果国内要推广高产和密植技术,就要高度机械化甚至全过程机械化,但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还没能做到全面普及。

  这些年,农业农村部一直在推广主粮作物和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李少昆是全程机械化玉米专家组的成员,也算是见证了机械化的发展。李少昆表示,国内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理念近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实践和推广上还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土地碎片化,农民收入低、组织化程度低,机械质量不高都是其中的影响因素。

  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同样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质量上。紧接着,李少昆从专业的角度,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每个环节里头都存在这样问题:一个是作业的效率,作业的质量。就像我们刚才谈到的耕地。我们耕地这些年一直还是以旋耕为主,旋耕的深度就是十几公分。而美国实行的是深松综合整地,它整地的深度能达到35~40公分。前不久,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有一个调研,研究了900多块玉米田,发现耕层平均深度是16.5公分,东北地区的甚至只有15.1公分。正因为耕地的深度浅,只要稍微一受旱,它土就干了,玉米就受旱了。稍微下点雨多一点,它又涝了,水渗不下去。”

  在访谈的最后,主持人刘石老师说道,在未来,中国农业的主题虽说仍然是高产,但生产效率应该更受关注。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不断的提高栽培管理的效率,同时实现大规模的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让产量与效益协同,经济指标优先于产量指标,由此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是提高作物产量、提升生产效率最有利的途径,也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在谈到农业科研今后的发展,李少昆充满信心,他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将创新技术向广大农户普及,才能真正的完成农业发展进步。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迈入了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发展时期。随着“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的进一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代农业从业者,将会开启更科学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时代。

  站秆210天,现场订购13960亩!京科682玉米品种冬季大型观摩会成功召开

  2025年,玉米6.3亿亩以上!【聚焦】“十四五”主要农作物种植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