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科院科研领军人物:为耕者谋利 为食者造福_产品中心_米乐6m下载|首页

|
客户服务热线: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北京农科院科研领军人物:为耕者谋利 为食者造福

时间:2024-03-11 16:03:07 作者: 米乐6m
【字号:

  他谈起玉米来滔滔不绝,书柜里摆着各种不同的玉米果穗,名片上印着玉米卡通人,就连邮箱地址名也是玉米的英文单词maize。他就是自称“老玉米”的玉米育种专家赵久然。

  他们一个研究玉米,一个研究小麦,研究对象都是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作物之一。

  他们同样身兼科研和管理重任,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佼佼者;都带领团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

  他们就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和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

  他谈起玉米来滔滔不绝,书柜里摆着各种不同的玉米果穗,名片上印着玉米卡通人,就连邮箱地址名也是玉米的英文单词maize。他就是自称“老玉米”的玉米育种专家赵久然。

  1986年,他硕士毕业参加工作后,没有赶着潮流出国深造,而是主动提出下基层,到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的北京延庆县农村蹲点搞研究,结合生产需要做课题。白天与基层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民一起下地,晚上就住在乡科技站的办公室里,从生产中找研究课题,为当地的中低产田开发、旱地农业、玉米新品种筛选和推广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2年,赵久然回到研究院,也带回了思考。6年的农村经历,奠定了他注重实践和生产需求,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科研作风。他还深刻体会到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再加上配套技术,是农民最愿意接受,也是生产中最容易推广的有效途径。从此,他将主要研究方向调整到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和种子和品种鉴别判定技术方面。

  中心从成立开始就确定了以科研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原则。他从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充分的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5年来,身为科研带头人,他倡导人尽其才、学以致用,培养了一支务实高效的科研创新队伍,团队由中心成立之初的4名科学技术人员发展到现在的80多人。现在的科研骨干都是近十年接收的应届毕业生,年龄大都在30多岁,但很多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2007年,在农业部全国农业1077个科研院所总实力评比中,玉米研究中心居第54位,跃居全国农业百强所行列。

  经过十数载南繁北育,赵久然的团队已选育和审定了京科8号、京科25、京单28、京科糯2000、京科968等50多个系列玉米新品种。

  京科糯2000等系列优质特色糯玉米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创制了大量糯玉米优良新种质,显著拓宽和丰富了我国糯玉米种质资源和种质基础,为我国糯玉米种质利用和进一步改良提供了骨干材料;改变和引领了我国糯玉米育种的杂优模式,大幅度的提升了杂种优势水平和广适性,显著改善了品质,突破了鲜食糯玉米高产与优质兼顾的育种技术瓶颈,促进了我国糯玉米育种整体水平的提高;延伸了糯玉米的产业链,推动了整个糯玉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国鲜食糯玉米年种植培养面积由数年前的200万亩,扩大到600多万亩,仅京科糯2000每年种植培养面积就有400万亩左右;出口日韩欧美,开创了糯玉米果穗产品大量出口的渠道。

  最新国审品种京科968在国家东华北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位列第一。该品种不但创出2000万元玉米品种技术转让费最高纪录,而且通过创新科企合作模式与国内五家骨干种业联合开发,计划三年内种植推广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以上,为该品种的快速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这都得益于我们建立的科研与企业结合的发展模式。我们在努力做好育种,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的同时,还在积极探索科企合作新模式,促进民族种业发展。”赵久然强调。

  他依托北京农业育种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牵头相继成立了北京玉米DH工程化育种联合体和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

  中种集团、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国内多家骨干种业参与并开展实质性合作。通过DH育种联合体已经向数十家国内的合作企业和科研单位协议分发所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H纯系1万多份次,使许多单位的玉米育种科研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将近几年选育审定的20多个玉米新品种与企业合作,在加快成果产业化速度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并使科研成果在产生显著社会效益同时,也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中心成立15年,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也屡次获得,但这并不是赵久然最看重的。在他看来,能够获奖当然好,但研究的目标和出发点都不是为了得奖,也不是为了项目。

  就像他们经过近20年时间建立的“中国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基本上没有上过什么大项目,没有相关项目的支持他们也从始至终坚持在做。

  自1993年开始,赵久然结合实际需要,经过深入系统研究,使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别判定技术达到了经济、简便、快速、准确的要求,建立玉米DNA指纹鉴定的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理论技术化,技术标准化,并建立了已有1.4万多个品种的全球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现已得到多方面的认可,制定多项部颁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来自全国的司法部门鉴定品种权案件数百个,为品种和种子管理部门、企业和农民提供检测鉴定3万多批次,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依托该项技术和标准,他们获得了农业部首批农作物品种真实性分子检验判定单位、法院认定的玉米品种真伪分子检验判定单位等资质。2005年,他首次受邀参加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分子技术会议,就这项研究及应用进展作大会报告,令与会各国代表感到震惊,受到工作组主席的赞誉,并受邀作为工作组专家参加国际合作研究和之后的历次会议。

  1999年国际杂交小麦会议上,世界上第一张二系杂交小麦制种的照片引起了震动。谁都没想到,它是出自中国一个不足10人的研究团队,其领军人物就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

  50岁的赵昌平,穿着运动鞋,穿梭在北京顺义试验基地的麦田里,步子迈得很大,身后的年轻人都跟不上他。他边看边走,偶尔伸手抓起一把长得出众的麦子细细观察,并与工作人员讨论。

  “赵老师一向这样,一般人一天看一千个材料不得了,他一天能看一两万个”,他的学生说。赵昌平做了10年的小麦栽培,让他对小麦性状和生长特点比一般研究育种的人熟悉的多,所以看起材料来效率也高的多。

  从古到今,由于抗病、抗虫、抗逆、生殖力等的优越性,人们对杂种优势的认同感和追求度从来就没减弱过,而今几乎所有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水稻也达到一半以上,而杂交小麦却是百分之零点几。

  “从遗传上看,水稻和玉米是两倍体,而小麦是六倍体,注定了其杂交育种的复杂性。所以全世界做杂交小麦育种的时间是60年,我们的祖国50年,但距离大面积推广还是很远,这就好像是一个长达半世纪的梦,现在还没有醒,还在梦中找寻”,赵昌平开头的一席话就让记者知道了杂交小麦育种的难度。

  尽管难度大,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飞蛾扑火。有人说,“赵昌平胆子太大了,单位就叫杂交小麦中心,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了。”

  “笑着进来,哭着出去。”他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很多从事这项研究的人的结果,“当为了发现一个不育系或者恢复系,或者新组合欣喜若狂的时候,实际上,到研究的全线贯通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赵昌平自己曾经也是“笑着进来”的人之一。1994年开始从栽培逐渐转向育种,1995年就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系杂交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材料。

  “进来之后发现很多大家都认为简单的问题却异常的复杂,比如一个不育系繁殖的问题,我们绕了6年的弯路才解决,又比如材料对光照温度反应不稳定的问题,性状多基因控制的问题,杂交种增产幅度提高的问题……”,难点一个个毫不客气地扑面而来,远远超出了他和团队的想象。

  “怎么办?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加快育种进度。”赵昌平说这话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他身上的压力之大,有一种骑在老虎背上的感觉。

  10年前,赵昌平开始牵头成立杂交小麦中心,10个人的团队发展到现在100人。

  “我们的人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追着小麦的生长期在跑,每年1月到3月在云南的元谋基地,3月到5月在安徽阜阳和陕西汉中,5、6月最忙,这两个地方与北京的时间叠加,同时6、7月份云南又要进行复播,8、9月黑龙江又要忙起来,10、11月又是云南……”他和同事们的工作年表就是这样紧凑。

  这样做的结果是,别人搞研究一年做一季,他们要做三季,别人一年做三五百个组合,他们一年要做两三万个组合。

  “即使这样也有一定的可能一年忙下来毫无收获,一个有用的组合也没有。”对于研究的困难度,赵昌平深深感慨。相对于玉米100个杂交组合至少有一个达到10%有效增产幅度的概率,水稻也有千分之一,而杂交小麦这一概率却是万分之一,甚至更低。

  相对一年到头奔波在田间地头的艰辛,让他和同事们感到最孤独和无助的还是探索未知的艰难。在全球范围内,二系杂交小麦是他的团队挑起的大旗,已经站在了这项研究的最前沿,每天面对的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新问题,代表着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小麦的研究能力,全世界同行的目光都在看着他们,再加上自己的期望,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比如说,今年一个不育系的研究,已经做了10年,性状已经完全稳定了,可是第11年却出了问题,我们查了十年来的温度、光照、湿度等等的变化,能查的原因都查了,可是就是不知道为啥,目前无法解释。让人感到很无力!”赵昌平说这话的时候,记者可以感觉到他强烈的无奈和疲惫感。

  为什么无数的精英科学家研究杂交小麦60年了,这项研究却始终处在半梦半醒的状态?是赵昌平和同事们经常反复思考的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建设,这也就决定了无法提出崭新的、科学的研究思路,以及一套高效的工作模式”,他认为。

  因此,从研究之初,为二系杂交小麦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打通育种各个环节的理论障碍,成为赵昌平格外重视的研究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小麦雄性育性的相对性原理及其应用体系等一系列理论,为光温敏二系杂交小麦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科技理论基础,也成为他们对于该研究始终领先世界的重要支撑。

  虽然艰难,他和同事们还是在坚持走下去。“还好近几年在杂交种子推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还是值得高兴的,也给了大家坚持到底的动力”,这让始终沉重的话题似乎感到了一些轻松感。

  去年,中心其中一个二系杂交小麦品种京麦7号在巴基斯坦种植达到了增产30%到50%的效果,有望大面积推广,巴基斯坦虽小,但是小麦养殖面积是我国的1/3。今年初,中心与中国种子集团共同成立中种杂交小麦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专门干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的公司,为规模化生产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