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爷爷我把饭乖乖吃光了_小麦种子_米乐6m下载|首页

|
客户服务热线:
小麦种子
小麦种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小麦种子

袁隆平爷爷我把饭乖乖吃光了

时间:2024-04-23 02:41:49 作者: 米乐6m
【字号: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世界粮食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他还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袁隆平的家是一座带围墙的小院,里面有座二层小楼。整个小院被裹在一片绿色里,这里种满了冬青和树木,廊子里还挂了两排红灯笼。袁隆平的秘书杨耀松给记者指了指,袁老的卧室就在小楼的二层。住在二层,对袁老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来到窗户旁边就能看到心爱的试验田,甚至躺在床上侧个身子就能看到”。是的,袁隆平的试验田跟他的家之间,连围墙都没有,只有一道矮矮的铁栅栏。

  每天清晨就会有这样一幕,还没吃早饭的袁隆平出门来到田边,看一看、望一望、查一查……只在田边上看,不能再下到田里,因为他现在的身体不如从前,水稻田是软的,“一脚踩下去,起不来的”。

  2019 年8 月,袁隆平过了90 岁生日。他现在走路有些缓慢,家距离办公室有几百米,以前常常走路上下班,但是现在需要车把他接过去。他的听力也不像以前,“年纪大了,耳朵不灵了”,但他不愿戴助听器,“不管用,主要是分辨率不高,(我)声音听得到”。他凑近了仔细听别人的提问,回答时不由得放大音量。因为呼吸系统有些问题,他戒掉抽了六七十年的烟……但身体的一切变化,都不能改变一点,他要继续上班。

  袁隆平的办公室里有张巨大的办公桌,上面摞着整整九摞书,这些都是他平常要用的。桌上放着眼镜、放大镜,“眼镜不行就用放大镜”,光放大镜就有3 个不相同的型号的。他的办公室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纪念品: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证书、“世界粮食奖”颁奖现场的照片……其中巴基斯坦送的画像上还注了一行英文——The man who puts an end to hungry,即“饥饿终结者”。

  长沙的夏季气温高、水汽大,水稻田里蒸腾出热气,让人感到憋闷。即使是这样的天气,袁隆平也会在中午去试验田转转。得知自己获得“共和国勋章”时,袁隆平正在试验田里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生长情况,12 亩试验田正处于对花时期,这是关键阶段。

  采访期间,记者见他穿着黑鞋、黑裤、条纹衫来到田边,略有些蹒跚,但精神尚好。他认认真真地听田间技术人员的反馈,不时点头,不时询问。一会儿,他的家人朋友也都跟了出来,有人拍了一只落在他身上的蚊子。等跟工作人员交流完工作,袁隆平转过头,故意提高嗓门,喊了一句:“是谁打了我?”大家都被他逗笑了。

  袁隆平的学生邓启云对记者回忆道:“他永远保持着年轻心态,现在很多事情,他还是很想要身体力行地参加。其实到了这个年龄,做一些指导,口头上说说就可以,但他不是。”

  2004 年,很多科学家到海南岛去参加一个国家高技术探讨研究发展计划相关会议。74 岁的袁隆平也在其中。会上,科技部有位处长说,以后像袁院士这样的老科学家慢慢地退出一线了,可以主要培养年轻人,为他们做一些顾问和指导。“袁老当时就站起来说:‘我不是裁判员,我是运动员!’”邓启云回忆,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但随即哈哈笑了起来。现在又过去了十几年,袁隆平还是这样的心态,要做“运动员”。

  少年时的袁隆平曾跟随老师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硕大粉红的桃子吊在树上,葡萄一串串地挂着,园艺场里还有一栋别墅,景色甚是好看。那时候,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摩登时代》正在上映,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卓别林打开窗子,伸手就够得着葡萄;打开门,奶牛走过来,新鲜的牛奶挤了出来。这样富足的田园生活是身处战争年代的孩子没办法想象的。

  成年后的袁隆平做过这样一个梦,梦里杂交水稻的茎秆长得像高粱一样,穗子像扫帚一样,籽粒像花生一样,他和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稻穗下乘凉……后来他把这个梦称为“禾下乘凉梦”。

  他毕生都在努力把电影中的场景、梦中的场景变为现实。现在,他的梦想又扩大了。从20 世纪80 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养和训练国际班,已经为80 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育了1.4 万名技术人才。全球有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培养面积达到了700 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 以上。“您让这种杂交水稻的技术世界共享,为什么呢?”曾有人这样问袁隆平。“为啥不让世界共享呢?为啥不呢?这是个好事情啊!”没想到袁隆平以一个反问句作答。“全球有1.6 亿公顷稻田,如果有一半种植杂交水稻,每公顷增产2 吨,可以多养活5 亿人口。”这是袁隆平现在的梦想。

  很多人觉得,现在中国粮食够吃了。袁隆平说,中国粮食是不够吃的,还要进口一部分。比如中国人爱吃豆腐,大豆每年进口七八千万吨。“现在国家有钱买粮食,如果人家一卡你,不卖粮,那就麻烦了。这个是问题,是个大问题。”他若有所思地说。“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能救一个大国,也能绊倒一个大国。”不少人都知道袁老的这句话。

  现在,怎么样提高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也是袁隆平思考的问题。用工需求等原因,青壮年农民很少在家务农,多是老年人和妇女在家务农,这被称为“妇老农业”。“现在最需要的是好政策,来调动他们的种粮积极性。”袁隆平觉得现在的惠农政策很好,但担心有些人不执行,就变成了空口号,“光有好种子没有好政策不行,光有好政策没有好种子也不行”“我总是很担忧的”。袁隆平说这句话时,黑黑的额头上深深的皱纹格外明显。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杂交水稻展览馆,记者看到一张图谱,介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代表。“这是朱英国院士、谢华安院士、张慧廉院士,他们都不在了。袁老的师姐李成荃是2017 年走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曾同袁老一起走过科研道路,他们都为共和国的农业献出毕生精力。”袁隆平还在继续,以他不再强壮有力的身体,以他马拉松运动员式的毅力,一天一天,一步一步,走在田间。

  我们将随机选取一位读者以及点赞量最高的一位读者每人赠送东方出版社好书一本(共2位)

  习强调:“ 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所有的奋斗者,都是新时代的楷模。

  本书通过《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团队亲身采访、深度挖掘,精选了30余位功勋模范人物,既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又有“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用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激发各行各业的人士更加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