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儿童友好”与“有礼之城”共成长_小麦种子_米乐6m下载|首页

|
客户服务热线:
小麦种子
小麦种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小麦种子

浙江衢州:“儿童友好”与“有礼之城”共成长

时间:2024-03-04 02:06:57 作者: 米乐6m
【字号:

  12月10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衢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城乡融合 共建共享儿童健康成长空间建设研讨会在浙江衢州举行。在一天的行程中,专家学者们考察了衢州市城乡儿童成长空间建设情况,并围绕儿童健康成长空间建设作发言,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在研讨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鞠萍姐姐与衢州市儿童观察团成员杜尚洁一起主持了衢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特色实践成果发布环节;儿童观察团成员李成蹊在首场圆桌论坛上发言,围绕建设一座能让儿童独立走出去的城市,提出五点设想。鞠萍称他们为衢州好少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也提出了让儿童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她概括评价了衢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三度:顶层设计谋划有高度,全域覆盖有广度,政企合作有热度。

  与会嘉宾高度评价了衢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大家认为衢州市在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乡村、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上有想法、有做法、有特色、有亮点。希望衢州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当好领头雁,提炼衢州特色、积累衢州经验,推动试点拓展、集成示范,为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贡献衢州方案、衢州样板。

  2022年以来,衢州全域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系统构建南孔圣地·儿童友礼工作体系,积极建设城市示范、乡村联动的城乡融合型儿童友好城市,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国家导向、地方实际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努力打造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活力之城、希望之城、温暖之城。

  推动城市与乡村相融合,因地制宜打造更多儿童友好空间,是衢州空间适儿化改造的思路之一。

  在江山市大陈乡萃文小学艺术专用教室,合唱队的孩子们正在上空中音乐课,屏幕中正在耐心指导示范声乐技巧的老师来自江山市区城北小学。得益于教共体办学机制打造的艺术互联网学校,一群没有声乐基础的乡村孩子体验到了合唱的快乐和神奇。

  在常山县天马街道天安村,父亲的水稻田研学基地吸引了大批城市孩子前来研学打卡,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谷哇谷哇赤脚王国研学工坊融合了一二三产,不但可以满足孩子们的课程体验,还让儿童近距离接触民间传统文化,在田野里收获知识。

  如今,通过城市示范、乡村联动,衢州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共建共享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之路——在城市,建设包括儿童友好示范片区在内的10类试点单元,完成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33万平方米;在乡村,建设富有乡土特色的儿童游戏活动空间56个、研学体验空间189个,还利用户外天然河湖打造了25处安全亲水场所、6个标准泳池,将衢州的好山好水变成儿童畅游的天然运动场所。

  当下,城乡儿童共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乡村资源反哺城市儿童的故事,在三衢大地上处处上演。

  我之前提出的建议,在校门口绘制彩色斑马线,如今已经实现。在中外儿童共话儿童友好交流座谈会上,衢州市儿童观察团成员李成蹊,用流利的英语向大家介绍,自己作为儿童如何参与衢州的城市建设。

  穿行在衢城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人们会发现衢州对儿童越来越友好。无论是儿童公交专线、儿童阅览专区,还是亲子单车、一米洗手台,城市里发生的改变,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还来自于儿童的建议和智慧。

  实际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孩子不仅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建设者,他们的发声就是最有力的参与。

  那么,怎么样才可以让儿童代表发出最有效声音?衢州市儿童观察团应运而生,孩子们走进公园、场馆、商圈,坐上公交巴士,从一米高度视角观察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的意见能直通部门、得到闭环落实……

  市儿童观察团成员崔善宁觉得现在城市高楼林立,小朋友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慢慢的变少,对植物的了解也慢慢变得少,希望在公园里有科普设施。这个建议,促成了衢州孔子文化公园内古树名木铭牌内容的更新完善。

  目前,衢州全市共成立169个儿童观察团,开展问政小主人对话会等儿童参与和能力培训活动1500余场,推动600余条儿童建议落地。

  衢州还成为首个制定重大事项儿童影响评价指引文件并落地试点的城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大人们作出改变城市的重大决策前,征求并反映孩子的意见正在变成一种刚需。

  在衢州,慢慢的变多孩子的意见正在被倾听、被重视、被付诸现实,123儿童问政平台的上线,将进一步丰富儿童参与的载体形式,实现儿童出题和部门答题之间的精准对接。

  让儿童更好地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为了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衢州在打造新场景、创建新模式上,可谓是不遗余力。

  衢州村(社)中有很多孤单老人群体,也有很多孩子因父母上班,课余假期无人陪伴。衢州着手探索一老一小融合服务场景,在村(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儿童活动空间,组织退休教师、老党员为孩子们开展作业、兴趣辅导;在妇儿驿站配套零工市场共富工坊,组织照看孩子的妇女和老人在工坊中做手工活,有效兼顾照料孩子与增加收入的现实需求。

  自此老人有事干、儿童有人带、家长能在家门口上班,实现了多方共赢。初步统计,全市已建成老幼融合空间300多个,在代际融合中有效推进全龄友好工作。

  衢州还以需求为导向织密覆盖全龄段、精准回应不同儿童需求的服务网络。如在全市机关部门开展我为儿童办实事活动,持续扩大普惠托位供给,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25个,居全省前列;持续推进家门口的青少年宫流动妇儿驿站建设,近年来服务儿童4万余人次;打造串联城乡的智慧校车接送网络,满足全市乡村1万余名学生安全接送需求。

  为了牵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衢州还创新成立衢州市关爱儿童公益服务联盟,吸纳68家成员、实施23期公益项目、惠及5000余名儿童;13支来自全市各地不一样的行业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代表,自发成立关爱儿童三衢妈妈巾帼志愿服务联盟;成立全市首支儿童友好专项公益基金,帮助解决更多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11月20日晚,2023·衢州市儿童友好文化季开幕式暨世界儿童日亮灯活动举行,现场发布了城市对我友好·我对城市有礼——衢州友礼儿童公约动画版。

  作为南孔圣地,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是衢州人的精神追求。儿童友好,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衢州面向全社会海选征集公约内容,全面发动少年儿童广泛参与,最终找准南孔文化历史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提炼形成了衢州友礼儿童公约。

  公约由180字提炼而成,涵盖仪容、用餐、言谈、求学、出行等10个方面,倡导城市对我有礼,我对城市友好的衢州儿童精神,推动南孔圣地实现全龄有礼。

  9月5日,衢州在全市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正式对外发布《衢州友礼儿童公约》,之后又迅速启动公约主题创作季,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良好的道德观念植根孩子的心田。

  在衢州这座千年古城,悠悠岁月安暖,有礼之风吹拂,儿童友好与有礼之城在互相浸润同成长。

  文:通讯员 徐双燕 周筱蕴 徐佩 陈戎倩 图:衢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